公证在法律上有效吗?公证的作用有哪些?
- 作者:上门公证咨询
- 类别:公证资讯
- 更新时间:2021-08-24 16:00:00
- 浏览量:770人阅读
随着近年来民法典的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法律条款也开始适用于我们的生活。比如当我们进行婚姻,财产继承,合同,房产买卖等行为时都需要涉及到协议的签订,而为了保证协议条款的执行效力,我们可以选择到公证处进行公证。那么,公证在法律上有效吗?公证的作用有哪些?公证的办理流程又是怎样的?针对此类问题,北京疑难公证收集了相关资料,以供大家参考。
公证在法律上有效吗
1.公证在法律上有效吗?公证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公证在法律上是有效的,同时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公证具有三种法律效力。
证据效力。公证的证据效力,是指公证证明的内容具有特殊的证明力,可直接作为认定事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7条明确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公证证明在民事诉讼中原则上无须审查则应被采证。
使法律行为生效的效力。具体说,即依照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某项法律行为必须进行公证才能产生法律效力的,不履行公证程序,则该项法律行为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大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况:根据法律、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某些法律行为非经公证不能产生法律效力;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某些法律行为必须办理公证;按照国际惯例、国际条约和双边协定,法律行为非经公证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强制执行效力,是指公证处可依法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债务人到期不履行时,债权人可以持该债权文书公证书为执行依据,不经过审判程序而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时也可大大减轻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的工作负担,并有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2.公证办理流程
据了解,公证办理流程还是相对简单的。首先,当事人需要向户籍地或行为发生地的公证处发起申请,届时需要按照承办公证员的要求填写《公证申请表》并准备公证所需材料,如身份证、户口本等等。所有材料准备齐全方可递交,承办公证员收到当事人递交的材料以后还需要进行核查,材料核查通过后,当事人需要按照公证处的收费标准缴纳公证费。
在公证处办理不同的公证事项,其收费标准是不同的,少则几十元,多则二三百元左右。当事人完成缴费事宜后,公证处会在规定的时间出具公证书,届时当事人还得前往公证处领取,如果本人不方便前往,那么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领取。
3.公证的作用
(一)保护功能。通过公证活动,可以帮助和指导公民、法人依法设立、变更法律行为,剔除纠纷隐患和不真实、不合法的因素,促进法律行为的履行。
(二)预防功能。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经公证机构公证,有助于消除纠纷隐患,促进当事人依法履行,达到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目的。
(三)保障功能。公证活动能够保证国家法律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实施,制止不法行为,帮助公民、法人解决经济、民事活动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保护国家利益和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
(四)沟通、媒介功能。在经济、民事交往中,公证机构处于第三人的立场,与当事人之间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公证书又具有真实、合法的特点,而且不受人员、语言地域、行政隶属关系等左右,是国际国内通行可靠的法律文书。
公证在法律上有效吗
综上所述就是关于公证在法律上有效吗等问题的相关解答。公证在民事行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所以进行公证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公证后的协议可以避免被恶意篡改,可以更好的保护公民的相关利益。以上就是关于公证的相关介绍,如果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点击关注北京疑难公证。